蘑菇界的“紫霞仙子”成功驯化,填补品种空白
近日,福建古田县科兴食用菌研究所历经技术攻关成功实现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的外省引种与试种。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闽东地区紫色食用菌人工栽培的空白,也为当地餐桌增添了一味兼具颜值与营养的山珍佳品。
花脸香蘑俗称“花脸蘑”“紫晶蘑”,因菌盖边缘呈现独特的淡紫色水浸状花纹而得名,野生资源多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等高海拔地区,产量稀少。其子实体通体覆盖梦幻的紫罗兰色,被誉为蘑菇界的“紫霞仙子”。此次引种借鉴双孢蘑菇栽培工艺,通过培养料配方(干牛马粪、稻草、石膏等)和温湿度控制(出菇期温度20℃-28℃、湿度90%),试种成功。
花脸香蘑不仅颜值出众,营养与风味更属上乘。检测显示,其干品粗蛋白含量高达36.6%,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菌肉细软,鲜品带天然紫罗兰清香,干制后香味倍增,是炖汤、炒菜的绝佳配料。”古田县科兴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阮毅介绍说。在烹饪测试中,它以“香浓鲜美”的特性广受好评。
野生花脸香蘑因环境依赖性强、采摘期短,市场价居高不下。此次引种成功,标志着古田在特色食用菌驯化领域再进一步。阮毅表示,下一步将扩大规模试种,完善栽培技术,最后进行推广种植,争取让这一“紫色珍菇”成为富民新产业。
花脸香蘑新菌株“达香蘑3号”
另据了解,今年5月,由四川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驯化栽培的花脸香蘑新菌株“达香蘑3号”在川东地区成功实现规模化种植。该品种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在超30℃的情况下也能出菇。产量方面,1公斤秸秆能产出0.5公斤鲜菇,经济效益也较为可观。
(来源:古田发布、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