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正值习总书记提出“小木耳大产业”五周年之际,由吉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国家及地方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柞水县科技特派团共同举办的“小木耳大产业”研讨会暨“4·20食用菌日”倡议推进会在柞水县隆重举行。来自吉林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菌物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擘画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吉林农业大学带头发起倡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攻关团队在云南发现了四个真菌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哀牢绿杯菌、版纳绿杯菌、老君绿杯菌和玉龙绿杯菌。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绿杯菌属的物种多样性,也为真菌分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形态与分子数据支持。云南是全球真菌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菌家族中,绿杯菌因具有漂亮的蓝绿色,形似杯子或盘子而十分独特,被称为“具有艺术细胞”的真菌。绿杯菌属是一个世界分布属,目前全球
李玉院士在2025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上的讲话(2025年4月14日)在经历了十四届漳州蘑菇节之后,我们再次在厦门相聚。可以说,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平台、这个风向标、这个展会。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食用菌产业现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国内外经济和贸易形势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如何在大发展的前提下应对当前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蘑菇人,特别是
2025年4月14日上午9:50,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福建省食用菌行业协会、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发布会”在厦门佰翔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院士、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晨阳等百余位行业代表共同见证榜单揭晓。
云南到底有多少野生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团队历时近两年,对高黎贡山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大型真菌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工作,在研究9400多份标本基础上,该团队发表了21个新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云南省新记录种。相关成果刊载在《真菌学》等主流期刊上。此次杨祝良研究员团队在高黎贡山发现的部分真菌新种。(a)黄盖萨氏丝膜菌;(b)淡紫萨氏丝膜菌;(c)污盖萨氏丝膜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2024至2025年度首批白灵菇品种选育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科研人员从250余个野生种质中筛选出30余个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核心种质资源。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的出菇室里,站长贾培松和团队成员忙于白灵菇的农艺性状鉴定工作,每个取样子实体需编号、拍照、留档,再按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白灵
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选育的食用菌新品种“中菌果味菇1号”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组鉴定,成为我国首个通过省级鉴定的果味菇工厂化栽培新品种。果味菇(Rhodotus palmatus)又名网盖红褶伞、掌状玫耳等,因其菌盖粉色至橙红色、被有网状纹路,生长期散发浓郁果香味而得名,目前野生资源仅在我国吉林、云南地区有发现。“中菌果味菇1号”富含18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团队在农林科学类权威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中科院大类一区,IF=5.6)在线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the Preparation,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双孢菇Polysaccharides”的综述文章(h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