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曾念开等研究团队揭示中华腐生牛肝菌亚科级家族成员

发布时间:2025-11-07

中华腐生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 xylophilus (Petch) Both & B. Ortiz,是全球第二个可产业化栽培的牛肝菌。其不仅生长迅速、抗杂能力强,还展现出极高的转化效率,被认为是新型食用菌产业的潜力之星(图1)。

该牛肝菌的驯化成功不仅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引发了新的科学思考:中华腐生牛肝菌所在的家族中,究竟还隐藏着多少未知的成员?是否可能存在第三个、甚至更多可人工栽培的牛肝菌种类?

图片关键词

图1 人工栽培的中华腐生牛肝菌/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张春霞团队供图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念开团队2021年在国内首次对中华腐生牛肝菌进行精准鉴定后,最近又联合国内学者对中华腐生牛肝菌所在的亚科级家族成员即中国辣牛肝菌亚科Chalciporoideae真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1. 辣牛肝菌亚科是牛肝菌科中最早分化的类群之一,目前包含三个属即辣牛肝菌属Chalciporus Bataille、腐生牛肝菌属Buchwaldoboletus Pilát和叉褶牛肝菌属Pseudophylloporus N.K. Zeng, H.Z. Qin, W.F. Lin & L.G. Hu。过去置于该亚科的Nevesoporus A.C. Magnago & T.W. Henkel属并不属于该家族的成员,而是牛肝菌亚科Boletoideae的类群。玉红牛肝菌属Rubinoboletus Pilát & Dermek则是辣牛肝菌属的晚出异名。

2. 对中国辣牛肝菌亚科的物种进行了全面梳理,不仅提供了该亚科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图2),而且还对相关物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解剖研究(图3–4),同时为中国的辣牛肝菌属、腐生牛肝菌属和叉褶牛肝菌属编制了物种检索表。

研究发现,该亚科在中国共有16个物种,其中辣牛肝菌属12种,腐生牛肝菌属2种,叉褶牛肝菌属2种。在这些物种中,橙鳞辣牛肝菌Chalciporus aurantiolepidotus N.K. Zeng & X. Zhang(模式产地:海南昌江)、褐盖辣牛肝菌Chalciporus brunneus N.K. Zeng & X. Zhang(模式产地:海南昌江)、玫瑰辣牛肝菌Chalciporus roseus N.K. Zeng & X. Zhang(模式产地:海南五指山)、栗褐叉褶牛肝菌Pseudophylloporus castaneus N.K. Zeng, X. Zhang & J.B. Pu(模式产地:浙江磐安)为本研究发表的新物种(图3)。

此外,中华腐生牛肝菌的近缘物种即腐生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 lignicola (Kallenb.) Pilát首次在海南发现有分布(图3);研究团队在2024年建立的叉褶牛肝菌属,原本仅包含1个物种,本研究中又迎来了该属的第2个成员即栗褐叉褶牛肝菌(图3)。

图片关键词

图2 辣牛肝菌亚科的分子系统发育树

图片关键词

图3 辣牛肝菌亚科物种子实体图 a, b. 腐生牛肝菌Buchwaldoboletus lignicola; c–e. 橙鳞辣牛肝菌Chalciporus aurantiolepidotus; f–h. 褐盖辣牛肝菌C. brunneus; i. 海南辣牛肝菌C. hainanensis; j–l. 玫瑰辣牛肝菌C. roseus; m–o. 栗褐叉褶牛肝菌Pseudophylloporus castaneus

图片关键词

图4 辣牛肝菌亚科物种显微结构手绘图

最近,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subfamily Chalciporoideae (Boletaceae, Boletales) in China为题,发表于国际真菌学期刊MycoKeys。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张絮为第一作者,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念开、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浦锦宝为共同通讯作者,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1级本科生李欣妮、22级本科生陈思宇,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副研究员梁卫青、助理研究员吴晓俊,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穆晓东,浙江省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俞叶飞也参与了该项研究。同时,特别感谢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张春霞团队慷慨提供部分研究标本。

该研究得到了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设立的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五指山市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中央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项目——大盘山保护区综合资源调查,浙江省“十四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资源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机构专项,以及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

撰稿:张 絮 图文编辑:张 絮 责任编辑:曾念开

来源:菌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Awesome Image
0513-85960100
0513-85327666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
开发区中央路 68—A号
alphay@alphay.com
chenhui@alphay.com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

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
综合新闻
灵芝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