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技术新突破!四川会东县松露菌根生苗开始规模化试种

发布时间:2025-07-25

图片关键词

随着生活品质提升与高端食材认知深化,松露以其独特风味与稀缺性备受市场青睐。四川会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松露产业领域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生态共赢”的发展路径,推动松露产业从传统采挖向人工培育升级。

林下育苗忙 滋养“钻石”生

近日,在会东松露农业科技园区,数十名工人正俯身忙碌,将一棵棵菌根生种苗植入土中。

松露,这颗“餐桌上的钻石”,曾因完全依赖自然生长、受天气制约极大,产量稀少且不稳定。如今,随着科研技术的突破,会东松露种植已迈入“人为干预”的新阶段。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松露人工培育主要采用“感染法”:作为外生菌根菌,松露需与特定树木(如华山松)共生。通过人工接种感染无菌树苗,待菌丝与树苗充分结合后,再将感染好的块菌树苗移植至林地造林。

图片关键词

这一技术突破了自然限制,让松露的种植周期缩短至3-5年即可产出,成活率超90%,每亩产量较传统模式增加约10公斤,亩均增收5000-6000元。

今年,会东松露菌根生苗迎来规模化试种首年,计划种植700亩。“这是为后续大面积推广探路。”会东高川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胜表示,“我们借鉴了国内外松露栽培经验,但结合会东实际进行了创新——比如针对本土宿主植物调整接种技术,确保菌丝与华山松根系高效结合。”

技术+生态:激活产业“双引擎”

在松露技术研发中心,架子上整齐摆放着贴有标签的松露真菌样本罐,从不同品种的孢子到成熟块菌,记录着科研团队的心血;种苗培育基地里,富含营养的花盆有序置于杉树林下,感染菌丝的栗树苗正汲取自然养分,静待移栽至松林。

图片关键词

除了技术攻关,我们更注重生态保护。”尹胜介绍,基地通过保育促繁技术,将松露采挖期从传统的7-8月延后至11月,让松露充分成熟、孢子散落,保障种群延续;同时采用土壤修复菌剂补充、人工仿生补菌丝体等方式,优化生长环境,实现“以种促养、以养提质”。目前,示范区土壤与植被已显著修复,松露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未来:从“种得好”到“卖得贵”

图片关键词

这批次菌根苗预计3-5年后进入采收期。”尹胜指着林地里的树苗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县扩大保育促繁面积至3万亩,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

会东县的目标不止于“种得出”,更要“卖得好”。通过持续对标国内外松露产品标准,提升品质;开发粗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打造高附加值品牌,推动“会东松露”从区域特产走向全国市场。

(来源:会东发布、封面新闻)


Awesome Image
0513-85960100
0513-85327666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
开发区中央路 68—A号
alphay@alphay.com
chenhui@alphay.com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

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
综合新闻
灵芝文化馆